创维 "智慧家庭"战略落地发布会精彩回顾
- +1 你赞过了
【天极网家电频道】3月11日,创维智慧家庭战略落地发布会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家电博览会(AWE)期间盛大举行,发布会围绕“落地”主题在上海·证大丽笙大酒店向世界宣布创维智慧家庭正式启动,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白为民、创维集团总裁杨东文、创维集团彩电事业本部总裁刘棠枝、创维电器公司总经理吴启楠、创维酷开公司董事长王志国、创维空调公司总裁肖友元等悉数出席,详细解读了创维智慧家庭战略,并针对现场观众及专业媒体对于智慧家庭的提问,认真做了回答,下面是天极网记者从现场带回来的精彩问答环节,大家可以从问答中深入了解创维“智慧家庭”的战略部署以及市场概况。
创维智慧家庭战略落地发布会
创维“智慧家庭”:创维智慧家庭意味着电视智慧屏幕成为未来智慧家庭的服务入口和内容引擎,通过智慧屏幕将各项生活服务送达亿万家庭,让全球共享物联网给生活带来的美妙、便捷和自由。本次发布会至始至终强调“落地”二字,自此,创维针对智慧家庭,宣布开放智慧屏幕,搭建智能硬件平台,发布标准协议,积极邀请上下游合作伙伴共享智能电视屏幕,共同开发智慧家庭相关的丰富服务。
问:我想问一下杨总,腾讯在去年年底推出了“QQ物联”,打算跟家电和智能硬件的一些企业合作。我想知道,它们有没有跟我们创维这边沟通,也想知道创维怎么样看待腾讯QQ进入智能家居领域?
杨东文:其实现在不单是腾讯QQ,很多平台都在做这样的工作。最终结果要看市场上谁卖的好,市场上谁的接受程度高,它就会变成一个标准,还是得由市场来说话。腾讯跟我们接触,在我这个层面的暂时还没有,不过下面是有一些产品有相关对接的。
问:您怎么看待腾讯跟家电厂家的合作?
杨东文:类似的事件有爱奇艺跟TCL做了一款产品叫“TV家”。我相信未来互联网厂商给我们推出的定制产品会越来越多,2013年我们也和阿里推出了一款“酷开阿里”电视。我相信接下来大家还会看到360、优酷、土豆、百事通等互联网企业和家电企业的一些合作。创维这方面,我目前看到的状况是这样的,互联网厂家跟我们的硬件合作基本上还是针对某一个系列、某一个型号,而不是所有的型号、所有的系列。这里面看来,也是一个在推动合作过程中还不够深入的表现。所以目前来看,我觉得它的障碍在哪里呢?
谈“智慧家庭”大家都很强调各自的OS,我跟你合作电视机就希望你用我的OS,360希望用它的,阿里希望用它的,都是如此。其实OS只是表面现象,最重要的是其背后的用户。这里用户涉及到两个问题:一个是用户归谁,另一个是谁来维护、谁来管理。我们觉得我们是一个品牌,既然他买了我的电视机,那包括往后的在线升级、内容的营运管理,还有硬件的售后服务等等这些,我们觉得要负责任,因为如果没做好会对我们的品牌有伤害。互联网厂家则认为用户应该归他维护,因为他们觉得在互联网运营方面他们做得要比硬件厂商强。所以在这种矛盾过程中,往往双方是选择1-2款产品做一个合作,算是一种试水。目前的现状就是这样的,而将来我觉得可能大家会找到一个“用户共享”的办法,或者是技术上的办法,或者是软件上的办法,甚至是资本层面上的办法,总而言之会找到一个办法让用户在不同的品牌之间进行共享。比如:你买来一台电视机可能是创维的用户,同时还可能是阿里或者是腾讯的用户。各厂家发挥各自的长项,对那一块进行维护、进行增值服务。
问:杨总,我想问一下,过去一年不少企业都发布了他们的智能战略。您认为创维跟别人的智能战略最大不同在哪里?今后会不会采取更为开放的做法跟别的平台进行合作?
杨东文:是的。现在各大品牌都在纷纷发布“智慧家庭”战略,总而言之我们创维的战略是这样:
1.开放。今天王志国院长,也是我们酷开自己公司的董事长他讲了:“以后我们会更加开放,我们不想做一个封闭体系只匹配创维自己的产品,我们希望所有的产品都能融入到这个开放的平台上。”
2.讲落地,不能只讲概念。我提议今天晚上参加会议的朋友们,明天到我们的展会去看看,其实我们都已经准备好了,我们现场有500个智能产品,明天你们到创维展会,去的时候就拿一个,把它放到你的手机上试一下能不能把隔壁展厅的三星电视机音量调小一点。大家可能马上会问第二个问题:“杨总,人家会不会打我?”坦率地讲,智慧家庭发展到今天确实还有很多问题,譬如“安全”就是大家都会考虑了的。但是像刚才讲的你把人家的电视机关掉了,人家会不会有意见?我们还没有考虑的那么成熟,总而言之先走一步,遇见问题总会有办法解决。我讲的“落地”就是从这个小事情做起,家里那么多冰箱、空调、洗衣机不是智能的,你用什么办法让它智能化呢?智能化的方法当然有很多,不过你能不能关掉它,你能不能让它打开,这些最简单的,也是必须实现的。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往前走,这就是我们战略落地的表现。你问杨总我:“能不能让冰箱冻什么菜能精确到一个温度,提醒我温度过高或者是节能省电这些?”那就是涉及到智能模块的问题,如何在老式的存量电视机、存量冰箱上添加智能模块,这里面有个成本的问题,还有就是消费者愿不愿意买这么一个东西,或者说厂家愿不愿意送这么一个东西。总而言之,我觉得这些都是要一步一步解决的。现在讲概念的很话有多,我们是希望能够落地,哪怕是让最简单最基本的功能落地。比如:就拿遥控来举例。我今天晚上坐场馆那里觉得很热,就问设计我们那个智能产品带了没有?如果带了,就可以把空调温度换低一点。本来我是想今天晚上每人发一个算了,试一试效果的。
3.我们也愿意我们的软件开发者在我们的平台上开发更多的智慧家庭应用。很多东西单凭我们自己的人未必能想的出来,集体的智慧往往能迸发出更强大的力量。
我是越来越坚定“智慧家庭”这块大屏日后将会变成智慧家庭的关键部件,所以我们也把它命名为“智慧屏幕”。
问:如果想国家牵头出台一个智慧家庭标准,你觉得这种方法可行吗?
杨东文:这个话题比较敏感,其实我是觉得标准是永远落后于产品创新的,我们国家制定的标准真正要获得成功,一定是能够得到市场主流认可的,一个标准制定出来如果不能市场化,那就是纸面上的东西,没有太多意义。同样的,倒过来,我们制定标准的时候,是不是可以等它稍微成熟一点,看到市场上大家逐渐形成共识以后,再聚成一种标准,这样可能成功性会更大一些,但是这个工作一定要开展起来,不能等。
事实上已经有很多人在做,比如:不同终端互联互通。我们知道有一个“闪联”就在做,闪联专门做标准。原来还有一个叫“优家”(音)的也在做,我们也知道有关的一些科研院所尤其是标准制定的一些“所”也在开始做。我现在这个也不太担心,但等真正的标准出来还需要时间。
问:您刚刚提到要达成共识之后慢慢形成标准,这个“共识”指的大概是用户的量?
杨东文:对。
问:您觉得大概多大的用户量?
杨东文:我觉得要看渗透力。一般来讲,我们有一个叫“倍数计划”,行业上有一个规律是“1.2倍数”。当我们的智能产品价格(不单是电视,包括:空调、洗衣机)是原来老产品、功能性产品1.2倍的时候,就说明产品的普及速度会非常快。现在大概比以前更贵,这个倍数大概是2倍、3倍。
问:价格是吗?
杨东文:对。这是我自己从事家电行业这么多年以来,总结出来的一个简单的规律。举个例子来讲,我们做电视的最清楚,就像现在电视机必须是4K,4K是标配。智能电视机也一样依照这个规律普及,智能冰箱我估计也是一样的。当然,这只是我们一个行业的经验。
问:请问创维做空调有哪些考虑?最近我们创维在香港停止增发的钱,后来那个钱是怎么解决的?目前销售具体情况怎么样?
肖有元:刚才杨总在发布会的时候也已经解释了,这也是我在创维做空调的一些原因。创维做空调是五年前就开始谋划的,去年因为相关的资源都已经起飞的情况下,再加上“智能家居”发展迅速启动更加速利投资空调的意愿。在整个家电行业来讲,在中国只有创维这一家没有涉足到空调。所以说这种“黑白联动”在整个家电这一块,应该是一个互相支撑,获得1+1>2的需求。这也是创维希望进军空调行业的一个原因。
这就是整个创维做空调的想法,这里面也存在一些机缘巧合的问题。实际上从创维本身来讲,这可能是创维第一次进入空调,但是对于创维空调公司这个团队来说实际上对空调业不陌生,每个人基本上都有空调业的从业经验,这也是创维做空调可能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这就是我们创维做空调的原因所在。
杨东文:我补充一下,香港上市公司原来是开了董事会准备发一个CB(债转股)的计划。创维到现在上市已经15年了,基本上都是靠自己的积累发展到今天。我们这一次由于空调产业,还有酷开,还O2O的物流这一块,需要做一些资本性的支出和投资,所以当时准备发这么一个CB(债转股)。但是我们在发行过程中,香港证券所有一些小疑虑;我们发的债转股,很多大基金并不允许买这个债。但是我们要发这么一个东西,又要经过全体股东会来投票表决通过。当时我们定的价位段是5块钱,而现在是我们股价一下涨到5块8毛多钱,大家就觉得有点遗憾,股东也不是说完全不同意,只是我们的前线不允许我们去买债转股这个债,所以我们满足股东的权益就没有发。
现在我们创维本身积累的现金流还是非常好的,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的资产负债率目前来讲还是非常低的。同时,我们也不排除考虑用其它的方式进行一些积资。创维做空调我想补充一两点,因为大家很关心。其实创维想做空调不是一天两天了,我们在作为财务投资曾经买过广东的一个空调企业,当时我们是想通过一种合作的方式进入这个产业,但是这里面有点机缘巧合的问题,不是你想买更多就能够买得到的问题。一系列的因素。我们进入空调是为了:1.丰富我们的产品链、产品价值、产品品类。2.我们觉得也是一个时机,现在刚好是“智能家电”时代到来。大家也注意到了,我们做的空调全是智能的,我们并没有把精力过多投资在功能性的空调产品。另外,我们可能会先外后内,或者说国内市场国际市场同时发展。再一个,我们没有包袱,我们不指望一年一定要做一千个亿、五百个亿、两百个亿的目标。我们没有这个包袱,全是智能化的产品。
当然,我们也会有比较好的机制,我们是采用团队和企业共同创业的机制来发展,给大家更长远的打算,更有归属感,这样团队也会更加稳定。大概是这么一个想法,也算是顺理成章的一些想法。只是感觉好像是不是晚了一点?这是第一个感觉。第二个感觉,创维有没有能力做?刚才我讲了,我们那个团队本来就在这个行业里面不是新兴的团队,是有十多年从业经验的专业团队。第二个“早”和“晚”的问题,市场永远没有“早”和“晚”,只有来的时机好不好。我觉得我们来的时机“好”。创维90年代做彩电品牌的时候,国内已经有300多家彩电品牌,我们当时才开始做也还能够活到今天,所以我们觉得做空调也还是一样,不在于“早”和“晚”,而在于“好”不“好”。
问:这次创维智慧家庭战略落地有没有具体的标准衡量?现在和哪些企业展开了合作?
杨东文:这个问题交给王总和刘总回答。
王志国:智慧家庭发展多少家庭,我们指的是用户智慧家庭,只要通过我们这个平台买过一个硬件,我们就认为进入了智能家庭。我们现在和各大厂商都有对接,包括有微信的平台,还和京东智能平台。如果我们有一百多万的用户入口,我相信各家平台都愿意进入。只要你愿意进来,这个入口就完全敞开。用户怎么使用,完全按照你的规则来。我们有一个完整的列表在电视上都可以展现出来,你们可以到展馆去看一下。
问:我们的产品是不是也有接入到其它开发平台的?
王志国:有。我们的终端产品每一个设备都不希望在创维小圈子里转。
问:我们现在对内部都做了哪些投资?在智慧家庭方面。是不是把创维的子公司都集合起来,具体是怎么个运筹方式?
杨东文:这个我来说吧。我们成立了一个部门,叫:智慧家庭发展部。负责人也在这里。现在部门人数有20多号人,其实已经运作了一段时间。前期没有叫这个名字,前期叫“智慧家庭实验室”,现在叫“智慧家庭发展部”,就是专门来推动这事情的。负责人的任务就很简单,首先要推动内部所有的产品一旦进入智能化,都要进入我们智慧家庭发展部的管理平台,全部由这部门来。同时,内部产品的智能化如何落地、如何推动,也是由她们进行。当然还有产品、技术、软件、系统等等这些对接,还有硬件的,包括:芯片。比如:要设计我们的智慧芯片,还有包括红外。其实刚才我讲了一个问题,明天你们如果有机会拿到红外的东西接上去以后。其实我们现有的家电产品全部用红外来控制,你看遥控器控制空调、控制冰箱、控制洗衣机(洗衣机现在很少),还有机顶盒,都是红外的。其实大家可以想一个问题,为什么都用红外?家电控制为什么原来都用红外?我的理解,其实就是“准确率”。打个比方:我们开战斗机歼10,在开的过程中要按一发炮弹,摁一下如果没有发出去人家会把你打掉。我们发现在所有的家电控制方式里面,红外是准确率最高的。比如:现在我们用语音控制。语音控制可以说准确率就蛮高的,但是准确率是80%几。而红外是100%,所以我觉得红外可能会很长一段时间还是主流。
接着你的话题我想补充一点是,除了开放的所有的家电都可以加入我们的协议以外,我们也会想有没有什么办法让消费者自己在我们的开放平台上能主动把人家的东西给连起来。所以“开放”是双向的,既是厂家的,也是消费者主动的。我相信可能日后消费者主动的力量,甚至要多过大部分厂家。
你心目中可能空调还是格力好,电视机创维好,冰箱可能海尔好。如果你能把这些喜欢的产品用一个东西串起来了,是很方便的,这也是我们产品的初衷,也是一种开放的做法。
问:红外控制的这个产品多少钱?你给用户,他控制所有的话,你们能得到数据吗?
王志国:这个东西我们不是希望太多的卖,主要是送。我们就是因为这个东西可以得到很多的数据,能了解用户的使用习惯,不断优化这个产品。在这上面用户每一个操作数据,我们都是会统计的。
问:会不会窃取手机里面的一些信息呢?
王志国:不会。
肖有元:你的手机都已经装了N个APP,你说你怕不怕?一样的道理。
问:是不是类似于“万能遥控器”的东西?
杨东文:这个问题非常好,我来回答一下。你玩了以后就会发现,如果你家里父母亲、小孩都有这个东西以后,也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会打架”。确实,家里应该有一个共用的万能遥控器,我们也做了。这个你明天可以看到。
问:那不是APP装在手机里面吗?
杨东文:这个万能遥控器也有液晶平面的,就相当于一个手机。这样比喻吧,就相当于你家里原来的有线电话,只不过是移动的,但是它还是个遥控器。
问:相当于另外一种形式的遥控器,但是它还是遥控器?
肖有元:这个系统装在手机上就是APP,装在遥控器上就是一个遥控器。
问:这个多少钱?
王志国:应该是三四百块钱,但是它是相当于智能手机一样,可以在家里打电话。那个小头是不要钱的。不过那远不止红外遥控这么简单,可以做视频点播、红外电话等等。当然,是需要一定的成本了。
肖有元:实际上这个很简单,当初开发这个东西的时候实际上就是一个APP。我们希望广大的手机通过推广,都下载这个。后来发现也没有那么容易,干脆我们就把它附着在明天给大家看的小玩意儿里面去,然后赠送一些给我们的用户。
杨东文:我们还是可以叫“万能遥控器”的。
肖有元:到最后就是解决一个家庭12人,老公也有、老婆也有、爷爷、奶奶等等都有,争看电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刚才所说的又做了这样的一个遥控器,一个家庭就是这样的一个总控遥控器。
杨东文:这个不能叫“遥控器”,这叫“家庭智能控制手柄”。
肖有元:这实际上是在第三步,还在开发,没有完全形成一个好产品。明天给你们用的是第二步。第三步是可以在家里打电话的,就是刚才杨总说的“终端智能家庭控制手柄”,暂时是这么想的。
王志国:电视机晚上不想吵到别人,拿个耳机插在手机上,电视机的声音马上就会从这里出来,不会吵到别人。
肖有元:创维是很实在的,不是空喊一个“技术战略”就完了。
问:技术门槛高吗?会不会有人模仿?
肖有元:我觉得至少在一段时间里面,还没有人跟得上我们步伐。
问:有人有这样的想法吗?
肖有元:想法多了.
王志国:第一个是把体验做好,用户上手方便,老人也能用。还有就是耳机的功能保证连接语音能无延时的传到这里。还有手机和电视同步同屏,我到其它地方去,拿着手机屏幕可以自动传输过来,无延时。我们更想让遥控器是个有屏幕的,看起来像手机一样的。
肖有元:为了今天这个发布“智慧家庭”,我们是已经准备8年了。这是第一个。第二个,我们觉得这个应该是要成熟落地的时候了,所以我们今天晚上就发布了“智慧家庭”的战略。
问:我想问一个关于“创维空调”的问题。我们知道空调核心部件是压缩机,创维空调压缩机这一块是打算自己研发还是跟其它厂家的合作?
刘棠枝:暂时创维空调压缩机都是日资品牌的。家电这一块,特别是“白电”这一块,日资有一些退出的考虑,因为中国“白电”制造业还是有蛮强的优势。我们也听到日资品牌退出的消息,国内品牌接盘也是会有的。
问:发力点是打算做中高端的产品,还是向二级市场?
刘棠枝:非常感谢你这个问题。中国家电市场已经远不是八九十年代的时候了,买个冰箱、电视、洗衣机要排队的时代,现在这样的时代已经不可能再回来了。中国的消费者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中国市场不缺低价产品,缺的是有一定品质感的产品。我们做的产品是具有一定品质感的,所以创维空调一开始走的就是一个比较高品质的路线,我们会往中高端发展,不会去做低端的产品。整个创维品牌起始就是以中高端为主,这也是延续我们的品牌形象。别人可能会问:“你凭什么做中高端,有没有这个底气?”这个团队做空调事业,实际上这个团队是有多年的空调行业经验,很多国际知名大品牌其实当年也是从我们的手上做出来的。
问:珠海基地和深圳的基地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分工?
刘棠枝:创维作为一个老品牌,但是做空调还是新品牌。空调行业确实是有一个特性,就是季节性比较明显。如果我们的产品不能在今年的春季上市,也就意味着要延后一年,这样会对整个产业公司发展有很大的弊端。我们为了尽快的让自己的产品面世,在珠海临时找了这样的一个基地。目前整个基地规划是可以做到300万,甚至可以到500万的产量。但最终我们会在深圳建一个非常现代化的工厂,考虑到未来中国人口红利竞争优势消失的话,我们要尽可能减少人的使用。珠海这边未来将是以家用的产品为主,深圳基地主要是以高端的家用产品以及商业产品,包括研发基地整个还是会在深圳。
问:我想问一个行业的问题,请刘总预测一下2015年彩电整个的发展情况。因为之前白会长也提到2014年出口销量超过内销。2015年出口这一块会不会更加激烈?而且今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也是在下降、贬值的过程,对出口的影响有哪些?咱们创维在出口这一块,2015年会有哪些举措?
刘棠枝:我先回答一下,然后再请杨董事长补充。2014年确实行业内做得比较艰苦,确实是我们整个行业在中国市场出口的数量第一年超过国内市场。2014年我们彩电是步入了下降的态势,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常态”。当然,不是说常年都是这样,不是这个意思。而是说非常成熟的市场,消费已经很平稳了,不会有大的增量的意思。
第二个问题,也是正常的。因为全球的彩电市场一共是有2.3亿台/年的新增需求,除掉中国的4、5千万台,还有1.7亿台。现在全球彩电的生产有一半集中在中国,而我们看到中日韩的对决,日本的品牌都败下去了,它会腾出来很多份额就在中韩瓜分,所以去年会出现出口增长比较迅猛,超过了国内的数量,我想这也是特定的年份和一个转折点、一个拐点。2015年中国市场,现在按照第三方,包括:奥维,还有很多行业内的一些操盘手,包括行业内的一些企业都预测“2015年还会微微的下跌”。
彩电这个行业在中国市场是很怪的,几乎每年的预测都是相反的。如果是预测很宏伟的那一年,雄心万丈的那一年,那一年困难肯定会特别多。如果是预测那一年特别不好的那一年,也许那一年机会又来了。所以对于2015年国内市场,对于我本人对于创维来说,我是充满信心,到目前没有那么悲观,也许跟2014年比,2015年国内市场会持平,甚至略有增长还说不准。按照我们的行业过去二三十年的预测来算,走的路基本上都是这样的。这是第二个问题。
国内市场进入天花板进入成熟期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必然是往外走。创维在三十年前,甚至更早的时候也一直在国际化,那个时候因为国内市场还有比较大的增长,所以在国际化的过程当中稍稍缓慢了一点。这两年我们加快了国际化的步伐,进入2015年我们要解决一些供应链问题。所以我们在一些地区,比如:东南亚,欧洲,我们会通过各种方式——参股、收购等等,兼并海外市场。不解决供应链的问题,国际化是很难实现的。还有就是加大对于创维自有品牌的推广,过去对于创维自有品牌的推广基本上是在开设分公司这一条路上,未来我们也会加大另外两个途径。
1.在泉州可能设定若干个办事处,通过创维品牌代理的方式加快自有品牌在海外各个地区的销售。
2.通过收购,推广自有品牌。
3.国际化人才(包括:研、产、销)引进,加大对外派人才有关薪酬福利等等,包括解决他们家庭问题等等措施加大投入。
实际上我们在2013年和2014年,在这些方面已经加大了很大的力度,但是我们觉得还不够,要继续加大这方面的力度。我们觉得2015年在外销的目标是500万台,我想通过以上几个措施来保证2015年海外目标的完成。
问:我还是对空调感兴趣,我们也知道现在空调品牌竞争非常激烈,而且国内的品牌也一直强调要“清场”。创维空调这个时候切入进来,我想问一下,我们与其它的竞品相比,我们的核心优势在哪里?是我们的技术还是营销团队?还有就是即将是销售旺季,创维有什么具体的措施吗?
刘棠枝:这个话题其实也很敏感。我是担心这个话说了之后,可能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对于我们来讲,创维做空调其实不是为了玩票,而是作为长期的打算来做的。我们杨总也反复强调,我们做空调没有包袱,原因就因为我们没有什么库存。对于这种新路子,压力并不是特别大。压力特别大的反而是那种二三线品牌,因为他们有高额库存。这些库存又因为过去一年大范围的降价,实际上产生的价值都在下降。对于他们来说,这一部分如果没有卖出去,这可能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创维从开始到最终能够形成规模,本身就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段的。这个时候打的价格战再凶,对于我们影响可能并不是特别大。创维有两个优势:1.创维品牌下面有一个自己固定的销售渠道。这个销售渠道对把创维品牌空调带入市场是会有作用,我并不指望他一年销售多少,但是在开始最起码可以在消费者心目中带入“创维空调”品牌的概念。2.在海外也有一些客户资源。因为国内跟国外的资源,创维刚开始起步量不大的情况下,实际上是可以达到预期逐步逐步做大这个产业的想法。
我们做这个也不是希望在空调行业达到每年做几千万台的目标,我们是希望配合整个企业联动以及整个“智能家居”发展。我们的未来,比如:5年目标可能就是做个300-500万台的规模。这样的情况下,压力最大的不是创维,反而是一些库存超高的企业,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可能会更严峻。
问:创维芯片是创维自己做的还是?
王志国:我们做芯片模组。里面核心的Wifi模块都是用市场上各个厂家成品,我们封装在模组里面。
问:我想问一下王总两个问题。1.今天讲战略落地,我听来听去好像就是酷开系统的升级。在我们媒体行业来说,这是不是就是“标题党”?2.杨总也提到标准不统一,也提到要“开放”。但是最终的结果是创维自己做了一个系统,您觉得这是开放的做法。更开放的应该是拥抱一个未来有可能成为主流的系统吧。创维对酷开愿意投入多少,你能够容忍的限度是多少?
王志国:我先解释第一个问题。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仔细听。做酷开系统并不是叫封闭,是如何把我的存量电视全部驱动起来。所谓“落地”的概念是希望能够进入用户的家庭让用户感知得到,买得到,装得到。我今天全部围绕这一体化的平台来进行的。所谓“落地”并不是把智能硬件买回家就叫落地了,而是在家里能让大家真正用上,感知到这是智能家庭。所以今天通过酷开系统的平台来展示。酷开系统扮演着一个角色,就是把这个电视驱动起来。开发者如何在电视上使用别人的硬件等等都是开放的,所以这依旧是开放的平台。所谓“封闭”是指我这个酷开系统只支持创维自己的硬件,只支持自己开发的程序,这叫封闭。我们希望把已经在用户家里的终端贡献出来,让有能力的应用开发者,让有产品能力的终端硬件全部加入到这中间来,让已有创维电视的上千万家庭能够用上咱们的这个东西,这是我们的核心意义。
杨东文:你讲的问题我觉得是这样的。因为我们是大企业也有大企业的好处,我们会给一个人试错的机会。(记者:有钱任性?)也不是有钱任性。我们会按照预算五年内给他多少运营资金,会告诉他:我允许你第一年亏损,第二年亏损。亏损的额度,也是在我们预算范围之内的。有可能他做的好,第一年就盈亏平衡,但即便亏损也没什么,因此他没有什么包袱。
我们会关注有多少激活用户和有多少活跃用户,是周活跃还是日活跃。对于我来讲,我更加关注他的日活跃。再下来我们会密切关注有这么多“日活”的用户,能不能向其它互联网企业一样学习。至于你问我容忍亏多少?没有一个具体的数字,但是总不能把我们创维亏掉。
今天白会长说的好像我们“黑电”做的比较苦一点。确实,今天我们参加家电博览会都看到白电企业都蛮风光的,黑电企业真的很少。最后我们回去自问一下,是什么原因。是因为我们这个行业更难做,还是“白电”更难做?其实都难。我现在没想好,至少我看到一个好现象是在白电行业里面发生的好现象。白电不断的把品牌往高端走,这个是让我印象很深刻的。今天我看到老板电器,还有方太电器,那就是电机转包了不锈钢。怎么能够卖到一万多呢?这个还是有水平的。
当然,我不是说他没有技术。我们“黑电”企业是不是要像他们学习一下呢?别动不动就价格战,动不动就“清理门户”。我的意思是说,白电企业有值得我们学习的,提升品牌的溢价。比如:我家里买的除油烟机就是方太的。原来的特别响,我老妈子都不敢开。后来换了一个方太的,真的是一万多块钱,一咬牙就买了,确实不错。从成本的角度来讲,说的难听一点,可能这个你们不能这样写啊,但是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我发现他们也在技术上做了很多的工夫,今天我认真看了一下方太和老板,就是做油烟机,里面有那么多品牌。方太打了一个“48分贝”,那是到了极限了,基本上听不到声音,这是技术。我们并不是说我们“黑电”企业不重视技术,我觉得可能和产业的规律有一定的关联。这几年是“白电”的高速增长期,很多家庭还没有空调。比如:农村。但是你找不出农村哪个家庭没有电视机的。我们先进入天花板,他们还没有完全进入天花板,这也是他们高速发展的一个现象,这也是让我们羡慕的。当然,过几年他们可能也会面临我们一样的问题。还有白电企业可能与材料更有关系,因为材料上涨,零售价就会上涨。我们“黑电”都是一帮名牌大学的学电子工程的博士,大家一致目标是先把价格弄下来,所以你们也受益很多。以前买一个箱体电视机都一万多块钱,现在买一个液晶电视机55寸、65寸都不用这么多钱,所以也是造福了我们的消费者。
我觉得你们做媒体的真的可以比较一下,“黑电”产业和“白电”产业不同的产业运行规律、不同的特点、不同的结果。然后“黑电”和“白电”又互相交叉,变成家电的产业运行规律。这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我还不知道。但是我今天在下午的会议上也聊了一聊,我感觉最终还是会走上一条“黑电”和“白电”互动发展的道路。美国200年,日本不说200年至少是100年市场经济的洗礼走下来,反正看不懂的,我的经验就是看不懂回去看一下再说,美国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他们家电也是这样走过来的,我觉得中国要跳过这么一个路子比较难。尽管有人告诉你:“这是一个坑”。反正总是要掉下来去爬起来,才知道这真是一个坑。
国内做强,海外做大。还有很多机会,我们也充满信心。
对于我们任何一个产业要有信心,叫“年年难过年年过,年年难过,年年过的也很开心。”
肖有元:刚才媒体问我们对酷开公司投入多大?我们已经投了八年,我们终于盼到“智能电视”来了。智能电视未来的蛋糕比目前电视硬件的蛋糕大得多,我是把它定义为“万级产业”。从视频收费到教育,到游戏,到广告等,未来不长一定会看到这个“万级”市场。未来我们一定会为酷开公司的发展继续投下去。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酷开公司的投入会有回报。请在座的各位媒体朋友见证!
最新资讯
热门视频
新品评测